说到松下相机,就会让人感觉到又爱又恨,喜欢它的人对它赞不绝口,不喜欢它的人则是嗤之以鼻。为什么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松下相机是无反相机奠基者之一,要说它的技术实力金牛财富,还是有的,特别是它还与徕卡进行深度的合作,更是让人产生遐想。但松下相机在某些方面,却又让很很无语,比如对焦。所以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确看待松下相机。
还是先从松下相机的对焦开始说吧。为什么松下相机的对焦性能不好,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它在对焦上就落后于其他相机,它长期依赖反差对焦,这种对焦方式是通过快速前后移动镜头检测画面的对焦点来对焦。虽然它的单次对焦速度快,但在连续对焦或视频拍摄中就很容易因相机的焦点前后反复跳跃导致失焦。直到2023年的S5II出来,松下才首次加入相位对焦,但相比索尼、佳能等厂商晚了近十年。技术上的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就是这个原因了。再加上松下前期的算法优化也不足,像在拍人物侧脸或画面里有遮挡物等复杂场景时,人物眼部追踪容易失效。
在硬件上,松下缺乏一些关键部件的研发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它没有属于自己的传感器,它与富士相机一样,都依赖索尼的传感器,这使得松下相机不得不受限于供应链,无法像索尼、佳能那样深度整合传感器与对焦算法。例如S5II使用的IMX410传感器对焦性能就要弱于同期A7IV的IMX554。其实松下相机对焦性能差,还影响到了它与徕卡的合作。在合作中金牛财富,徕卡负责色彩调校,但对焦算法由松下独立开发。由于双方技术协同不足,导致徕卡贴牌机型(如D-Lux系列)对焦同样不好。
说了对焦,再来看松下的色彩。为什么说松下相机的色彩好,其实很大原因是基于它与徕卡长期的合作,在相机镜头镀膜和色彩调校上都有徕卡的参与,这样保证了色彩质量,使得日产的松下也具备了带“德味”的色彩,色彩浓郁而不失真,尤其在红色和绿色表现上更为突出。而这种色彩风格正是很多摄影玩家所追求的。基于这些原因,松下相机的色彩被誉为“最接近人眼观感”,拍摄人像能自然提升肤色红润感,而电影模式则赋予画面胶片质感。可以说,如果不是松下相机的对焦差,就色彩表现这一块来说,它是完全能与富士相机一战的,富士相机就是因为胶片质感的色彩,使得它的半画幅相机卖出了全画幅相机的价格。
那既然知道了松下相机的这种特点后,那又如何来用好它呢?那就是扬长避短。在对焦上,由于它使用的是反差对焦,只有主体鲜明,才能保证对焦的准确,因此在拍摄时,不要使用像追踪对焦,区域对焦这种变化大的对焦模式,而要选择单点自动对焦,这样可以明显提升对焦速度和准确性。拍摄视频时,使用“单点+AF-C相位对焦”,这样可使运动抓拍成功率更高。不过虽然松下相机在色彩方面占优势,但现在松下相机的着力点主要在视频拍摄上,所以现在的松下相机基本都是用来拍视频用的,这是大家在选购松下相机时需要注意的一点
蚂蚁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