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三年(1467),广州修建东城墙外的东濠大牛时代配资,然后凿开黄华塘峡谷,使原本向南进入城内的文溪转东南流入城外的东濠,东濠成为城东护城河和重要的航道。
1921年广州市成立后,拆除城墙,东濠涌失去了护城河的作用,航道的重要性也降低,东濠涌逐渐萧条。
1958 年在东濠涌上游修建麓湖水库,解决了东濠涌水患。1970年后,逐步将麓湖水库出口至小北段改建成暗渠。
80年代开始,广州的交通逐渐拥堵,尤其南北方向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7年建成了人民路高架路,但这只是解决了市区西部的南北快速通道。
90年代初大牛时代配资,广州开始筹划市区东部的南北快速通道,北起麓湖路,向南一直贯通到江湾大桥。
初期规划将东濠涌拓宽,然后在上面建高架路。但是这样面临东濠涌两旁大量民居的拆迁,而高架路的总预算只有7000万,远不够拆迁。最后只好按照当时东濠涌位置和宽度建设高架路。
由于河涌只有约10米宽,造成东濠涌高架路只能采用双层设计,每一层只通行一个方向。这是全国第一个双层高架路。高架北段要经过一个著名幼儿园,最开始认为有噪音不安全,幼儿园不许通过,后来这段做成全封闭隧道,幼儿园接受了。这段也是全国首个双层空中隧道。
1993年11月,全长7公里多的东濠涌高架路竣工。
东濠涌高架路建成后,车辆最北可以从白云山脚大牛时代配资,一直畅通到江湾桥,直达河南。极大地解决了市区东部的南北交通问题。
同样是大大改善了市区西部南北交通问题的人民路高架路,几年后,社会上各种意见越来越多,后来甚至有不少建议拆除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高架路压在1920年就成为广州第一代CBD的人民南路上面,使原本兴旺的人民南路商业气氛一路下滑。
而东濠涌高架路建成超过30年了,但没有遭到这么多的意见,更加没有人要求拆除的。这么多年只是有些微调,比如拆除了东风路的上高架引桥。这主要因为高架路只是压住原本的东濠涌,对商业对发展没有影响,大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架路疏解交通的好处上了。
不过东濠涌高架路也衍生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广州的飙车党把这里当成飙车胜地。东濠涌是一个弯弯曲曲的河涌,完全按照涌的走向建成的狭窄高架路自然也是大弯套小弯,这对飙车党来说,绝对是一个血脉喷张的地方。
从90年代的摩托车到后来的小汽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飙车党成群结队,在高架路肆意飞驰,号称“决战东濠涌”。飙车的后果除了影响交通,最严重的当然是事故频发。近年来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强,飙车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
东濠涌高架路建成后初期,东濠涌还是臭水横流,垃圾遍地。
2009年开始,广州化大力气治理东濠涌。经过多年的治理,现在高架路下的东濠涌完全变了一个样。成为一个水质清澈,景观优美的水道,一个令市民舒心的观水戏水之地,河涌治理的典范。
现在的东濠涌,上有快速通行的高架路,下有优美的河涌,成为一个优良的综合体。
蚂蚁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